吉林切换
新闻
白城市商务局
2013
04/22
10:46

白城市农业发展情况

一、农业自然资源情况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的西端,松辽平原的北部,科尔沁草原的东部。北靠黑龙江省,南邻四平市,东接松原市,西接内蒙古自治区,总幅员面积2.57万平方公里,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的结合部。市内有平齐、长白、通让、白阿等铁路干、支线。白城市行政区域内所属有大安、洮南两市,镇赉、通榆两县和洮北区。全市农村有103个乡(镇),908个村,农业人口120.6万人,农村实有劳动力45.7万人.白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日照时数2906小时,平均气温4.5℃,≥10℃有效积温2952℃,无霜期138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08毫米。全市实有耕地1113万亩。其中水田100万亩。土壤类型有黑钙土、淡黑钙土、草甸土、栗钙土等。全市现有林地面积为71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630万亩,占全省人工造林面积30%以上,森林覆盖率为9.8%。尚有宜林地297万亩,占全省的70%;木材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全市草原面积为132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860亩,居全省第1位。

市内有嫩江、洮儿河、蛟流河、霍林河、文牛格尺河五条主要江河,有月亮泡、向海等大型水库8座,黑鱼泡 、新荒泡等大小泡泽300多个。全市有水面257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138万亩,生长着15个科、74种鱼类。宽阔的水面,众多的泡泽,为芦苇生长提供了条件,全市芦苇控制面积214万亩,已开发利用87万亩,正常年景芦苇产量13亿吨左右,位居全国第2位。广阔的幅员,生存着丰富的野生经济动植物,据统计有700多种,其中甘草、黄苓、桔梗等几十个品种的中草药材,分布广,品质好,储量大,驰名中外。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粮食生产。“八五”期间,全市粮食总产量连续登上了30亿斤、40亿斤两个台阶,1996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0亿斤。据测算,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4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被国家确定为全国20个重点商品粮食基地之一。1998年,在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绝收面积达到430万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达到32亿斤。

畜牧业。全市畜禽饲养量阶段性水平:牛40万头,羊200万只,猪 200万头,禽2000万只,畜牧业产值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去年年末,全市牛发展数39.3万只、猪180.9万头、禽2295万只,肉类总产量15.7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6亿元。 农特产业。近几年,全市依托耕地面积大,土壤类型多,光热条件充沛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特产业。1998年全市绿豆面积达到127万亩,蓖麻21.4万亩,棉花12.9万亩,烤烟5.5万亩。高效特产经济作物主粮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1993年的25.5:74.5调整到36.5:63.5。

林业。林业生产实现了从过去注重营造防护林、固沙林的生态型林业结构,向多林种、多树种,高效益的生态经济型结构转变。1993年以来,全市共全成造林275万亩,提前两年完成了十年绿化吉林大地规划目标,提前一年完成了“三北”二期工程任务。

乡镇企业。以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乡镇企业,1997年实现产值46.7亿元,利税3.8亿元,分别比1883年增长168%、111%。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实施一个工程,抓好五项工作。一个工程是全面实施万元田(棚)工程。1999年有5%的农户,实现1公顷农田或一个300至600平方米的大棚,纯收入超万元。到2003年,也就是五年的时间,使70%的农户达到上述要求。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到2003年将有近20万户农民达到万元田(棚)的收入目标。全市此项工程可获纯收入20亿元。

五项工作是:

第一、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在一产业内部,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林业、水产等非耕地产业,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步伐。到2003年全市耕地、林地、草原面积各稳定在1000万亩,在种植业内部,适当调减普通玉米等主粮品种,提高品质,增加单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到2003年把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6:3:1的三元结构。畜牧业发挥草原牧业和农区牧业双重优势,突出抓好专业村屯和饲养大户建设,促进传统饲养方式向现代饲养方式的转变,林业突出抓好由生态林向生态经济林转变,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水产业要加快市场好、效益高的名、优、特鱼种开发。乡镇企业要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

第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二是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广辟渠道,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展以地(耕地、草原、水面及国营农林牧渔场)招商,以地引资,千方面计引进域外资金,开发建设白城农业,加快资源转换步伐。三是进一步落实谁投资 、谁受益的政策,通过发展资金市场、健全融资机制,调动农民参与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吸收农村闲散资金发展生产,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第三,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白城生态示范区包括造绿工程、水利工程、绿色家园工程、农田沃土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绿色食品工程和环保节能工程。力争到2003年,全市抗旱井完好保有量控制在10万眼,洮儿河、白沙滩等灌区的灌溉能力达到100万亩,全市农田全程灌溉能力达到550万亩,其中喷灌360万亩;嫩江、洮儿河堤防分别达到50万亩,完成图乌、长白、镇白公路两侧碱地绿化带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完成基本草原建设和治理“三化”草原100万亩,使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第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一是调整科研结构。着重抓好优质玉米、优质水稻、经济林果、优质肉牛、三元杂交猪、肉毛兼用羊的品种开发;抓好棉花、红麻、桑树、小冰麦、泰国香稻、美国二号大豆项目的引种扩繁和栽培技术攻关以及绿豆、甘草等名特产品的提纯扶壮。二是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坚持多渠道开展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绿证教育和常规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三是健全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强化服务功能,特别是要积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服务组织,促进农业技术服务社会化。力争到2003年,全市科技进步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第五,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快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油料、白鹅等15个优质特产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经过二、三年的努力,使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达到基地化为搞好大型加工项目作好准备。二是搞好活现有龙头企业。鼓励、引导资源型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按照产业化经营方向,通过改组、改造、改制,搞好优势互补或联合,处理好贸工农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争取三五年的努力,每个县(市、区)都能有一批个有较强带动功能的龙头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三是着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功能较强的如福顺辣椒、安广羊肉、万宝粉条等具有区域特色,有发展前途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各类购销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建立农业信息系统,市县两级网络,指导农民发展效益农业。 四、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

根据白城市的自然资源条件,特色产业要实施产业化经营。在继续抓好全市目前已成型的白鹅、烤烟、蓖麻、辣椒、棉花、粉条、葵花、奶牛、酿造、稻米十个农业产业化系列的同时,从今年开始,到2002年,全市重点抓好十个农业产业化项目。一是白城市裕丰实业有限公司杂粮杂豆等绿色食品加工项目。二是白城市马氏甘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草种植及加工项目。三是洮南市电厂玉米深加工项目。四是洮南市洮府乡速溶绿豆沙项目。五是洮南市黑水镇天然西瓜汁饮料加工项目。六是大安市有机化工试验厂尼龙11树脂项目。七是大安市羊草加工项目。八是通榆县外贸公司芦苇精编制品加工项目。九是通榆县红牛奶业有限公司麦芽糊精生产项目。十是镇赉县建平植物油厂蓖麻油联产项目。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一批小酿酒厂、育肥牛场等个体私营企业,走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化道路,今年力争实现粮食加工转化量占商品总量的30%,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饲养量占饲养总量的40%,多种经营大宗产品产业化经营的销售量占商品总量的30%,有30%的农户加入产业化经营行列。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实现多次转化增值,提高综全经济效益。 五、建设优质农特产品基地。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总体要求,按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白城特色农业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我市耕地、林地、草原、水域面积大,土壤类型多,光热条件充足等资源优势,白城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化结构,加快优质特产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代。规划从现在到2005年,全市重点抓好15个优质特产农产品基地建设,据测算,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收入16.5亿元,税收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400元。 120万亩优质绿豆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通榆 、洮南。2000年稳定在100万亩,总产量为12万吨,总收入5亿元。2005年发展到120万亩,总产量15万吨,总收入7亿元。此外,对绿豆进行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食品和医药保健品),到2005年,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8000万元。 50万亩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洮南、镇赉和洮北。2000年发展到30万亩,产皮棉150万公斤,总收入2.7亿元,税收885万元;2005年发展到50万亩,产皮棉2005万公斤,总收入4.5亿元,税收1475万元。

100万亩优质向日葵、蓖麻基地。以通榆、洮南为发展重点。2000年达到85万亩,总产量达到8.2万吨,总收入11872万元,按70%加工,税收1569万元。其中,向日葵60万亩,产量6.0万吨,总收入7000万元;蓖麻25万亩,产量2.2万吨,总收入4900万元。2005年达到100万亩,总产量12万吨,总收入17000万元,按70%加工,税收2263万元。其中,向日葵70万亩,产量9万吨,总收10500万元;蓖麻30万亩,产量3万吨,总收入6500万元。

50万亩优质瓜果基地。基地布局为洮北重点发展南果梨,洮南发展黑水西瓜,大安发展名优梨,通榆发展仁用杏,镇赉发展甜香瓜。2000年达到40万亩,总产3.75亿公斤,总收入2.16亿元,特产税1728万元。2005年达到50万亩,总产量4.68亿公斤,总收入2.7亿元,特产税收入2160万元。

20万亩优质辣椒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洮南。2000年发展到10万亩,总产量2200万公斤,总收入1.1亿元。2005年发展到20万亩,总产量4400万公斤,总收入2.2亿元。

2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集中在大安、镇赉、洮北。2000年基地面积稳定在15万亩,总产达到2250万公斤,总收入1.31亿元,税收4061万元。在国家计划允许的情况下,2005年发展到20万亩,总产3000万公斤,总收入1.75亿元,税收5425万元. 20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主要集中在洮南。2000年发展到15万亩,总产量2.4亿公斤,总收入1.44亿元,按50%加工,税收130万元。2005年发展到20万亩,总产量3.2亿公斤,总收入1.92亿元,加工能力提高到60%,税收207万元。 20万亩优质荞麦生产基地。集中在通榆、洮南。2000年达到10万亩,总产量700万公斤,总收入1400万元,2005年达到20万亩,总产量1500万公斤,总收入3000万元。同时进行荞麦系列开发。

200万亩生态经济林基地。基地分布在5个县(市、区)的94个乡(镇)和22个国有林场。1998年到2005年共8年时间完成。其中,1998—2000年完成100万亩。项目建成后,增加森林面积200万亩,增加森林覆盖率5.2个百分点。20年后,木材总储量可达200万立方米,年均产值2500万元。5年后沙棘、仁用杏、枸杞、果树开始产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经加工生产杏仁露、沙棘饮料等系列产品,基地年总收入65500万元,总创利税15300万元,基中利润9800万元,税收5500万元。

600万只优质羊基地。其中,300万只细毛羊重点分布在洮南、通榆、镇赉和大安4个被国家确定的细毛羊基地县。100万只绒山羊重点在洮南、通榆的半山区、沙丘地带。200万只肉用羊重点分布在洮北区及各县(市)农区和城镇郊区。2000年全市羊发展到400万只,其中,细羊毛330万只,绒山羊50万只、肉用羊20万只:年屠宰加工120万只,实现产值3.3亿元,利税6600万元,其中税收4488万元,农民养羊收入1.98亿元。2005年羊发展到600万只,其中,细毛羊400万只、绒山羊100万只、肉用羊100万只。年屠宰加工180万只,实现产值4.5亿元。利税9000万元,其中税收6200万元,农民养羊收入2.97亿元。

10万头优质草原红牛基地。基地设在通榆县。2000年出栏18月龄优质草原红牛3万头,2005年出栏18月龄优质草原红牛10万头,其中70%屠宰加工,产值5544万元,利润960万元,税收240万元。 1000万只优质白鹅基地。主要分布在大安市、镇赉县水草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2000年饲养量达到700万只,屠宰加工580万只。加工鹅绒1120吨,皮革100万张,创产值3.5亿元,利润490万元,税收910万元,农民养鹅收入1.7亿元;到2005年,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屠宰加工840万只,加工鹅绒1600吨,皮革200万张,创产值5.1亿元,利润750万元,税收1450万元,农民养鹅收入2.5亿元。 5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其中,400万亩优质羊草以大安市姜家甸、三家甸草原,洮南市的向阳、二龙、黑水草原和大通、蛟流河、永茂草原,通榆县的八面、红星、什花道、苏公坨、三家子、西艾力的草原,镇赉县的建平、英华、保民、九龙山牧场等草原为重点。100万亩优质苜蓿草基地。以大沁它拉草原为重点。2000年牧草基地200万亩,年产优质牧草43.3万吨,创产值1.4亿元,加工利润2830万元;2005年,建成5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年产优质牧草106.6万吨,创产值3.4亿元,加工利润6660万元。

2万吨名特优水产品基地.以大安水产良种场、新荒渔场、洮南水产良种场、月亮泡水库养殖场、镇赉国营鱼种站白城市水产技术推站名特优良种示范基地为龙头,带动和示范全市各渔场 。2000年前,重点开发青鱼、草鱼、鲂鱼、鳜鱼、大银鱼、河蟹、黑鱼、泥鳅、彭泽鲫、建鲤等10个优良品种,养殖面积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万吨,创产值1.5亿元,税收1950万元,利润5220万元;到2005年开发到15个品种,养殖面积扩大到120万亩,总产量达到2万吨,创产值4亿元,税收5200万元,利润1.4亿元。 100万亩稳产高产芦苇基地。主要分布在洮儿河水系、嫩江水系、霍林河水系。2000年芦苇年产量20万吨,产值6000万元,利税1400万元,其中利润940万元,税收460万元,苇区群众收入2800万元。2005年芦苇年产量达到25万吨,产值7500万元,利税1750万元,其中利润1175万元,税收575万元,苇区群众收入3500万元。

为实现上述优质特产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目标,我们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规划落实。根据市里规划,项目区内的各县(市、区)、各乡(镇、场)分别制定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把任务指标层层分解。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放手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确保各项规划落实到户,落实到地块。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以抗旱水源和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05年,所有优质特产农产品基地达到遇旱能浇,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加快畜棚舍改造和鱼池、苇田等工程各业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增加对基地建设投入的积极性。同时要大搞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农特产品基地。三是加大科研推广力度。在充分发挥我市现有农科院、林研所、畜研所、农机研究所、芦苇研究所等五个科研单位作用的同时,在市农科院增设绿豆研究所、棉花研究所;在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基础上,成立白城市名特优水产品研究所。通过调整科研结构,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尽快选育出适合我市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质特产农产品新品种。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厂家,搞好多项技术的组装配套,加快实用技术推广步伐,增强基地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四是实行产业化经营。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走龙头加基地发展之路。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招商引资和改制、兼并、出租、出售等办法,新建或搞好一批大的龙头企业,并积极争取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较大龙头企业项目。对已经具备产业化雏形的产业,重点抓好产销的衔接,通过契约、合同,使基地与龙头企业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联系。五是加强对基地建设的领导。把优质特产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市里地每个基地都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和责任部门抓好落实,每个基地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领导工作体系,做到每个基地都有专业人员去研究。凡是涉及到每个基地建设的各有关部门,都要形成合力,给予扶持,提供服务,保证早见成效。

以上是我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和优质特产农产品基本建设的主要情况,我们诚挚寻求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开发白城农业资源。 

 

白城市商务局

联系地址:白城市洮安东路3号。

联系电话:0436-3224565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