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草之王”吉林人参的全产业链嬗变)
新华社长春12月7日电 题:“百草之王”吉林人参的全产业链嬗变
新华社记者褚晓亮、刘硕
人参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历来被视为名贵中药材。在有“人参之乡”美称的吉林,经过多年来的产业培育,人参开始走出中药柜,从药品变身为食品、化妆品,形成拥有上千个品种的全产业链条。
从药材到食材,从单一卖参到全产业链开发,一根人参的变迁,折射出吉林特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理念。
培育消费:从“小棒槌”到“大产业”
人们曾经把人参称作是“棒槌”,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这根小棒槌的用法“除了泡酒、还是泡酒”。然而,让人参长时间在酒缸里泡澡的用法早已过时,得益于人参“药食同源”身份的转变,这根“小棒槌”撬开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以往人们习惯于购买生晒参、红参等干参制品,从去年开始,公司研发鲜食人参产品,采收运送全程保险运输,还开设了消费者烹饪小课堂,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享用新鲜人参。”吉林康美新开河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学军说。
李学军提到的鲜食人参,如今正成为人们享用人参的流行趋势。从去年七八十万支、约1亿元的销售额,到今年超百万支、1.5亿元左右的销售额,鲜食人参的市场活力越来越旺,鲜食人参成了公司的支柱业务之一。
2012年,人参被正式批准进入新资源食品目录。从人参“药食同源”在吉林省开始试点,到正式成为新资源食品,人参米、人参咖啡、人参可乐、人参面包等品种丰富的人参食品、保健食品被开发出来,目前全省已经开发人参食品达500多种,拓展了人参应用和消费领域。
如今,人参的产业链条从传统的制药业扩展至食品、保健食品等行业。在吉林集安、抚松等人参主产区,以人参为主要原料的餐饮业也广泛兴起。
打造品牌:从土特产到高精尖
人参的神奇不止于餐桌。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吉林人参已经从单一卖参,演变出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5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根茎花全体研发,系统生产,人参产品千变万化,绚丽多姿,为市场提供了方便多样的选择。
吉林紫鑫药业借助人参药食同源的契机,在传统人参加工之外开辟出全产业链,人参酵素、人参蜜片、人参饮料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一些大型人参加工企业还相继开发出人参超微粉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人参产品。
在吉林集安益盛药业的产品展厅内,不仅有年销售额数亿元的人参系列药品和保健食品,还有一经上市就备受关注的人参化妆品系列产品。吉林集安益盛药业董事长张益胜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人参化妆品上市不到半年销售额就破亿元,今年前10个月销售收入近2亿元,产品还成功打入了对化妆品要求很高的韩国市场。
据技术人员介绍,人参中的很多成分经过高科技提取后,可以成为很好的护肤品。用过人参化妆品的吉林通化市民张晓欢说,人参香皂、护肤霜、面膜等产品用过后感觉效果很好,现在她经常向外地朋友推荐使用。
产业铸造:从小舢板到大舰队
人参价格曾经堪比黄金。但市场沉浮,价格大起大落,有时10元一斤的“萝卜价”也卖不动,不少人赔得倾家荡产。
为重振人参“百草之王”的雄风,吉林省从2010年开始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把人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科学控制人参种植面积,提升人参品质,聚焦人参精深开发和利用,从供给侧提升人参产业的整体实力。
吉林省参茸办主任孙振天说,该省在科研立项、产品推广等很多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政策,通过出台人参产业条例等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参农和企业转变种植方式,向农药和重金属残留说不,切实提升人参品质。
记者走访吉林多地人参市场发现,近5年来,吉林人参价格稳步回升。2015年,吉林鲜参产量2.7万吨,平均价格达到140元/公斤,比2009年增长了4.6倍,人参从生产到加工各环节效益均显著增长。近年来,优质人参价格面对市场波动表现比较稳定。
为了让吉林人参更好地抱团发展,吉林省参茸办牵头注册了“长白山人参”品牌,吸引30余户企业加盟,开发认证产品近百种。
在政府的有力扶持下,益盛、紫鑫、康美新开河等人参加工企业快速成长,万良人参市场、清河野山参交易市场以及一批现代化交易平台弥合着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使人参种植生产日益规范有序。
据吉林省参茸办统计,2015年,全省人参产值实现460.7亿元,是2009年的9倍。
(原标题:“百草之王”吉林人参的全产业链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