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切换
新闻
吉林省政协常委会为振兴实体经济把脉开方
2017
10/13
11:36

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对于地处东北的吉林来说,实体经济是过去“发家”的依靠,更是未来发展的根基。吉林省政协近日召开常委会议,把关注点放在了“如何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吉林制造业发展”上。

振兴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为把情况摸透,真正为破解制造业发展难题建言,从4月初开始,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会同省工信厅等有关部门,在省政协主席黄燕明,副主席张晓霈、刘丽娟带领下,深入长春、辽源等地,就“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吉林省制造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也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调研中,委员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一步达成共识:“我们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必须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长时间打磨后形成的调研报告,实事求是面对吉林省实体经济、制造业发展的难题。“持续增长能力减弱;企业政策获得感不强;科技创新支撑不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实质性突破;企业人才极度匮乏;软环境改善仍不明显……”报告力图分解每一项问题背后的原因、现状,积极给出可操作性建议。

在省政协常委会议现场,吉林省副省长金育辉介绍了吉林省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委员们分别就实体经济、制造业发展中的诸项问题和困惑,为攻坚克难建言……

“吉林省有关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方面的政策已经制定和出台了很多,但由于各个政策制定的部门不同,时间上也不一致,执行是最大的难题,也是最大的问题。”省政协常委管欣把重点放在政策上,就政策落实、行政督查、税费减免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加大引入大型企业落地工作,下大力气恢复我省的农机工业发展,注重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注重对中央企业在我们区域的服务……”省政协常委吴义春针对制造业中不同类型企业发展建言。

针对人才支撑问题,禹治洪常委认为“要培育人才,还要管理人才。”在他看来,“给这些人才提供最好的环境,这是我们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

“吉林省制造业发展不振,表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多年的创新动力不足,要素外流导致的产业空心化。”如何补齐吉林省在发展软环境方面的短板,卢冶常委建议,从思想认识上和顶层设计上彻底解决政府定位问题。

黄燕明将省政协对于吉林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形象凝练为“基、能、器、魂”四个方面:深入推进改革,夯实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之“基”;实施创新驱动,储备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之“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打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之“器”;塑造吉林制造文化,涵养人才队伍,打造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之“魂”———这是吉林省政协对于全省实体经济与制造业发展的建议,也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殷切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