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再俗套不过的父女沟通主题,但是套上了史上最强悍的怪物大联欢创意,甚至一部看似恐怖的主题下却充斥着无节操的吐槽+卖萌。当然,更让人无法忘记的还有那high到极点的对白,也正是因为对白,这样一部就算一个人去看也不会感到孤单的《精灵旅社》,在国内创下近亿元票房的同时,却打上了吉林的烙印。因为在影片开篇,谁也不能忽视那样一行字幕—长影集团。而在文化产业的圈子内,吉林更是用了10年时间,让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改革发展道路。
256个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
记者了解到,2003年,中央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我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工作方针,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的基本思路,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从2003年6月开始,吉林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枪,就在前面所说的长影集团打响。长影集团的成立和拟成立的吉林出版集团被列入国家改革试点单位。此后,以2009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的召开为标志,我省在出版、发行、电影等领域全面推广长影集团和吉林出版集团改革试点经验,全省50家发行单位,16家出版单位,9个市(州)所属的市本级电影公司、电影院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同时,扎实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省9个市(州)和有改革任务的42个县(市、区)都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全面整合广电网络传输机构,实现全省“一张网”。
据统计,文化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全省共注销文化事业单位法人288家,核销事业编制10861个,256个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有力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骨干文化企业支撑吉林新名片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文化发展活力,文化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逐步凸显,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特别是培育了以长影集团、吉林出版集团、吉视传媒股份公司、吉林动漫集团等为代表的省属骨干企业。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去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实现整体上市,市值达到120多亿元。长影集团2012年拍摄影片19部,实现票房收入1.78亿元。吉林出版集团吉版图书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占有率已连续五年位居各主要出版集团(局、总社)第二位。同时,民营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了以吉林动画学院、中筝集团等为代表的艺术培训产业,以潜龙松花石、通化工艺美术厂等为代表的松花石产业,以禹硕、风雷、知合、铭诺等为代表的动漫游戏产业,以东北风二人转等为代表的演艺娱乐产业,以宇平人形、宝凤剪纸、紫玉木兰等为代表的工艺品产业,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吉林文化年产值增幅多年超过20%
同时,全省建成了以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知和国际动漫产业园、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12个,在推动我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成为全国仅有的15个国家级园区之一。培育了一批知名文化品牌。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省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形成了以“吉林歌舞”、“吉林电视剧”、“吉林期刊”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品牌,吉林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吉林市歌舞团连续15年走进央视春晚。自2007年以来,我省已有11部369集电视剧在央视1套或8套播出,5部电视剧获国家级奖项。我省42种综合性市场消费类期刊有20种期发行量超过10万份,有5种超过50万份。这些都已成为我省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极大地扩大了吉林的影响力。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最初的1000万元增加到现在每年4500万元。去年6000万元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已全部到位。制定出台了支持改革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政策保障。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52.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5%,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
改革推动文化体制建设不断发展
十年来,我省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深化了对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包括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省建设;其次,发扬克难攻坚的精神。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只有发扬打硬仗、啃硬骨头的精神,充分调动各部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才能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再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改革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才能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民是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只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后,坚持统筹兼顾。文化改革发展牵涉面广、系统性强。只有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才能处理好改革创新与加快发展、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等关系,增强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